綜合各華團領袖看法,華裔人口比例逐年下降主因是時代不同,華裔年輕人價值觀改變,如華裔傳統社會生育是為“養兒防老”,現代人卻“自己顧自己”。
現代人對養兒育女心態也是重質不重量,在沒有多餘時間和金錢投資在孩子身上時,寧願祇生一兩個孩子,繼而專注投資孩子的優質教育,栽培孩子成人成才就好了。
大馬華人姓氏總會聯合會秘書長李雄之說,傳統華裔家庭觀念是天生天養,現代家庭強調“精英制度”,非常注重子女教育素質,以培育孩子成為精英人才為重,孩子多寡為次。
他是針對2010年大馬人口普查報告顯示,總人口目前增至2830萬人,華裔佔24.6%,比2000年的26%下跌一事,受本報詢問時這麼發言。
“此外,通脹生活壓力高,現代年輕人響往自由、崇尚物質生活享受,祇為自己‘方便’或眼前利益,沒有妥善的人生及家庭規劃,更沒想到將來華族權益和國家發展問題。”
他指出,從政治角度,華裔人口比例下降將影響華裔未來權削減,加劇族群地位萎縮,甚至淪為少數民族,無奈我國並沒有所謂保護少數民族的政策。
他建議作為華團之首的華總,發動鼓勵華裔生育運動,並號召華社鄉團參與,通過凝聚華社力量,持續推動為社群運動,造福族群。
華總會長丹斯里方天興說,華總一直鼓勵華裔多生育,唯現今年輕人,多數是要事業有成后才談婚論娶,結果遲婚,生育率相應減低。
他說,華裔生育問題需靠華基政黨帶動,各華社組織響應,匯集群力,創造下一代。
黃華生:施政偏差
華裔缺乏歸屬感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家長總會主席黃華生說,華裔人口比例趨降是必然趨勢,不祇大馬,全世界也面樣問題,其一因素是我國施政偏差,令華人缺乏歸屬感,在考慮下一代前景前提,減少生育。
他提醒華裔要有危機感,在面對全球化華裔人口比例趨降及生存競爭劇烈時,必須超越學術,以提升族群地位和素質,發揮更大影響力。
“若說華裔人口比例下降是因華裔人才外流和少生育,是假象說詞,實際情況反映在施政偏差,各族權益不公問題上。”
他以猶太人為例,在美國佔不到5%人口比例,算是少數民族,但猶太人的智慧過人,在世界強國仍發揮重大影響力,成為受重視地位的少數族群,這是值得華裔學習的。
面對經濟壓力
巫印同胞也節育
一些家庭計劃及家庭健康協會提供資訊,現代夫婦多數是上班族,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加上經濟壓力,除了華裔,不少巫印同胞也節制生育,多數30至40歲夫妻都有實行避孕計劃。
大馬家庭健康協會負責人陸小姐指出,眾多夫妻主要是考慮經濟狀況,節制生育,一般祇生2至3名孩子;現今育有4名孩子的家庭佔很少數。
她指出,該會並不鼓勵太頻密的家庭生育,建議至少相隔3至4年生育期,因為太頻率生育,有損母體健康,若家庭規劃失衡,子女疏于管教,將來會衍生更多社會問題。
華裔未婚率較他族高
婦女、家庭與社會發展部副部長王賽芝說,現今華裔男女未婚率比其他族群來得高,間接拉低華裔生育率,馬華婦女組除鼓勵華裔多生育,繼續會舉辦“丘比特天空”聯誼活動,撮合更多有緣人。
她說,華裔未婚率偏高,是因為很多人忙于工作,錯失好姻緣,尤其學歷高女性的擇偶條件高,講求幸福保障,與其嫁給比自己學歷低、入息少的男人,她們寧棄不濫,寧願不嫁!
“現代華裔家庭思想觀念也比傳統開通,現代父母較可接受子女單身,而在沒有傳統觀念束縛和家庭壓力下,已有越來越多單身一族;這也是導致華裔生育和人口比例下滑的因素之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