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01, 2011

旅行是生活導師

古羅馬思想家奧古斯丁說:“世界是一本書,而不旅行的人們只讀了一頁。”中國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旅行讓人擁抱自然,愉悅心靈,激發靈感;旅行讓人認識世界,瞭解他人,消除誤會;旅行教人知識,教人生活,教人包容。無論對成人還是兒童,旅行都是一個行走的課堂。

丹麥:旅行是生活的老師

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說:“旅行即是生活。”年輕的父親馬丁.尼爾森對此有新的詮釋:“旅行如同生活中的老師,激發孩子對新鮮事物的求知欲,帶給孩子看得見、摸得著的享受和滿足。”

尼爾森夫婦有一個7歲女兒,他們把帶孩子出門旅行叫做“發現之旅”。每次旅行前,他們都會根據女兒的興趣和願望確定目標,然後和女兒一起制定“路線圖”,規劃日程,預訂旅館。當然,在出行前兩個大人會略施小計,鼓動並協助女兒蒐羅目的地的相關信息,這讓女兒大有成就感,自信倍增。而在旅途中,他們把瞭解到的信息一一同實際看到和聽到的相印證,孩子因此掌握了大量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有時,連大人們也因此受益匪淺。

丹麥地處北歐,冬季漫長,日照短暫。丹麥人熱愛陽光,熱愛假日。對丹麥人來說,旅行在生活中就像陽光一樣重要。丹麥人建立了世界上優越的社會福利保障體制,為踐行童話大師的生活理念提供了保障。丹麥人在旅行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續寫童話,在童話中感悟快樂和知識。

在首都哥本哈根,古色古香的中世紀建築,蜿蜒曲折的市井小巷,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本身就是一幅幅童話畫卷。坐在街邊歷史悠久的小咖啡店裡,品嘗地道的本土小吃,伴著悠揚的音樂,仿佛有個聲音在提醒:“到丹麥旅遊吧,等著你的是美麗的風景和愉快的氣氛……”

尼爾森夫婦告訴記者,許多丹麥人認為,生活就像是一部描述人生的紀錄片,而旅行是這部影片中最精彩的畫面和片段之一。人們在旅行中用相機去捕捉每一個動人的剪影,無論是溪水旁的一片青草地,還是斜陽中蹣跚的老人,都成為生活中最真實的感動。

芬蘭:旅行是快樂的教育

克里斯蒂娜.帕庫奈寧是芬蘭基礎學校的老師、兩個男孩的母親。她視旅遊為“最有樂趣的教育方式”。

通過休閒旅遊,通過觀賞自然人文景觀,通過旅行中人際交往,孩子和大人都可以獲得自然、地理、歷史和生活知識,瞭解不同民族的風俗。課堂、書本、電視或電腦是不能替代這一切的。

像許多芬蘭人一樣,帕庫奈寧一家特別喜歡到自家的夏季別墅度假。芬蘭有46.1萬所夏季別墅,大多坐落在遠離城市、風景秀麗的海邊、湖邊或河邊。帕庫奈寧家的夏季別墅距城裡有300多公里,她的全家每年要去別墅度假幾次。

芬蘭傳統的夏季別墅中沒有現代化的設施。這意味著人們要暫時回到原始而純粹的生活條件中,擺脫電腦、電視和手機等一切現代電子產品,避開都市喧囂而“與世隔絕”。

春季,一家人在別墅周圍種植鮮花和蔬菜;夏季,一家人划船在湖中游弋,或在湖邊垂釣;秋季,一家人到森林中採摘漿果和蘑菇;冬季,一家人在結冰的湖面上鑿洞釣魚。到了傍晚,洗個痛快的桑拿浴,然後自己動手燒烤,用自產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做一頓豐盛的晚餐,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

帕庫奈寧的兩個兒子都非常喜歡到別墅度假,在那裡他們擁有了城市裡沒有的“娛樂”:維修別墅、到湖裡取水、砍柴、修整果樹、種植花草……在這裡孩子們學會了的勞動,感受到了勞動的成果和快樂。

芬蘭人也喜歡在假期帶著孩子到各地旅遊,帕庫奈寧選擇目的地的標準有兩個:獨特的自然風光,或深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孩子們通過旅遊懂得了環境保護的意義,瞭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歷史和風俗,從而學會尊重並變得更加寬容。

泰國:旅行造就和睦家庭

泰國金上順國際旅遊觀光公司老闆王載麟的手機裡,有一張他和家人在法國凡爾賽宮門前騎腳踏車的照片,這是王載麟最引以為傲的寶貝。

王載麟一家每年至少要出國旅行兩次。他說,旅行讓全家四口人加強了合作精神、養成了相互幫助的習慣,造就了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從這一點講,旅行就是生活的好老師。

從兩個孩子上幼兒園起,王載麟就帶著他們外出旅行。十多年間,從香港、澳門、台灣到新加坡、瑞士、法國……王載麟一家的足跡遍佈世界。

最初,王載麟帶孩子旅行的目的是讓他們學會生存的技能。他說,“旅行途中處處有學問”。一次,當他和8歲大的兒子走出新加坡機場時,他站在一旁看兒子如何去招呼出租車。另一次,在女兒上小學時,他讓完全不懂法語的女兒設法去向法國人問路。

如今,王載麟的一雙兒女都已經是十多歲的“大人”了。現在一家人旅行,更像是一個合作團隊,有角色分工,爸爸負責設計路線,媽媽負責旅途的吃飯問題,兩個孩子則調研景點信息,輪流當講解員。一趟旅行下來,王載麟一家相互之間的瞭解比日常生活中要多得多。每天,都能發現家庭成員身上的新優點。

受到家庭旅行的啟發,王載麟每年都設法和自己的員工在生意淡季出遊,目的是讓員工們把企業當成大家庭,學會換位思考、增強互助精神,主動發現他人的閃光點。

荷蘭國土面積只有約4.2萬平方公里,可謂一個小國,卻是蜚聲全球的旅遊目的地國。荷蘭人對旅遊的熱愛也是全球聞名,荷蘭中央統計局2009年發佈的數據顯示,80%的荷蘭人會在節日假期選擇外出旅行;總人口只有約1600萬的荷蘭國民一年的旅遊總消費高達15億歐元(約合21.2億美元)。

荷蘭雖小,但鼓勵人們境內旅遊卻是荷蘭政府的一項長期措施。例如,荷蘭國家旅遊局開發了一個名為“荷蘭七面”的旅遊項目,吸引國民從七個方面來探索這片土地。這個項目既包含有傳統的荷蘭漁村、風車村、鬱金香公園和木鞋作坊的民俗遊,也有走訪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烏特勒支等城市風貌之旅,還有專門前往鄉間體驗野趣生活的旅遊項目。

留住本國遊客之外,荷蘭著名景點也做了許多推廣工作來吸引外國遊客。例如有“世界上最美麗春天”之稱的庫肯霍夫(.Keukenhof)鬱金香公園,儘管每年只開放兩個月,但會在全世界進行不計其數的推廣工作。每年都能吸引成千上萬的海外遊客。

除了傳統的推廣手段,近年來荷蘭政府非常重視通過舉辦國際賽事或國際重要會議來吸引外國遊客,例如近期在鹿特丹舉辦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還有去年舉辦的體操世錦賽等等。

荷蘭人常說,“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你都能遇見荷蘭旅行者”。旅遊不僅是荷蘭政府著力經營的事業,更在荷蘭成為一種文化。很多荷蘭兒童從小就開始跟著父母四處旅行,旅行不僅給他們帶來歡樂,旅行之中的見識更幫助他們成長。孩子們通過出外旅行逐漸就學會了怎樣去面對不同文化,也就不會因為看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或者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而覺得奇怪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