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16, 2011

青少年疑進行非法商業買賣活動

青少年疑進行非法商業買賣活動,當街見人就兜售價值30至60令吉不等的筆及吊飾等,引起市民關注。

 這批為數約6人的“組合”,已連續數個星期出現在甲市人潮密集的地區,如馬六甲拉也的著名商場一帶。

 一些穿著光鮮亮麗的各族公眾,都是該批青少年的目標,一旦路人經過他們身邊,青少年即會馬上伸手攔著路人去路,開始兜售手中的物品。

歸類直銷行業

 公眾投訴,青少年通常會以地方上的美食為話題,然后再透露自己是在參與兜售計劃之類的活動,每售出一件30或60令吉不等的筆或吊飾后,就能得到3分或6分獎勵。

 預計有超過百名路人被盯上,他們都在經過青少年遊說后,掏腰包購買上述物品。

 記者昨日和馬華歷史城市議員顏永和喬裝成路人到該處了解情況,證實公眾之前所作的投訴皆屬實,他們當時也不斷向記者及顏氏兜售物品。

 他們剛開始是稱要收集簽名,要求記者在紙張上留下名字、年齡及簽名,過后就開始透露自己是來自外地,今次是前來參與兜售計劃。

 他們一直纏著記者要求購買手中的物品,不然就無法湊足分數。

 一旦拒絕購買后,該批青年即會露出失望的表情,有者還會加重語氣說話。

 顏永和較后透露,這批青年在路旁兜售物品的行為,是被歸類為直銷行業,而這類的商業活動也必須獲得警方及政府的批准及准證。

 “不過他們(青少年)無法出示任何的證件及批准信,初步懷疑已抵觸相關法令。”

廉價物品當名牌

顏永和及記者表露身分后,青年改口說是有樣學樣,是在模仿友人進行兜售生意。

 他們說,友人在吉隆坡進行類似生意獲得良好反應,于是也來馬六甲有樣學樣。

 他們指所兜售的物品都是名牌貨物,不過,在經過顏永和的視察后,發現所有物品實價僅是區區數令吉。

 這批青年也出示一本聲稱是位于吉隆坡的精品店產品目錄傳單,不過,該傳單上沒有印上任何精品店的地址及聯絡方式。

 他們在被顏氏質問的過程中,不斷瞪著在旁採訪的記者,表情顯露出非常的不滿。

 此外,記者之前也接獲投訴,指青年會在“生意失敗”后,露出凶神惡煞的表情,旨在恐嚇對方繼續交易。

 這批青少年之前也被指曾在首都吉隆坡一帶出沒,更有人將他們的行徑放上互聯網廣泛討論。

無法出示准證
指示停止兜售

顏永和說,任何人都不允許在街邊兜售物品。

 他說,這批青年年齡平均只有20歲,他們聲稱是來自吉隆坡。

 “不過他們無法出示准證或執照,所以我指示他們即刻停止所有兜售活動,否則將受到有關當局的對付。”

 顏永和說,本身也給予該批青年勸告,若真的有意進行兜售活動,就必須向當局申請執照及准證。

 “任何人若自願向他們購買筆或吊飾不算犯法,但如果是被逼進行交易,有關人士可以向警方投報。”

 他說,除了兜售物品,沿街募捐的行為也不被允許,同樣必須得到准證或執照。

 “市民一旦懷疑眼前的人士,所進行的兜售或沿街募捐行為是不合法,可以要求他們出示准證或執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