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1, 2011

至心誠懇的祈祷和读经

所謂:「誦經不如解經,解經不如行經。」



經典教導我們修行的方法,知道方法、熟悉方法,還要一步一步確實的去做,才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如果在日常生活、工作之間,還是跟以前一樣,動不動就怨天尤人、牢騷滿腹,那表示吃素誦經只做了表面工夫,對於修正自己的習氣、行為和觀念都沒有絲毫的益處。



我們要轉變行為和觀念,就是把貪、瞋、癡、慢、疑這些毛病改正過來。與人相處的時候,除了要用慈悲心、包容、寬恕別人的錯誤;同時,還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將成果奉獻給眾人,隨時隨地能運用理性和智慧,解決各種煩惱。



所以,一個修行深厚的人,非但對自己有利益,他的行為舉止也一定能嘉惠他人。

曾經有一位太太來求助,她的先生吃喝嫖賭樣樣來,一回家就把家裡搞得雞飛狗跳,

連小孩子都怕看到爸爸回來。

問她想不想離婚?

她說她希望還有機會挽回婚姻和家庭。

建議她至心誠懇的祈祷和读经,可能會有轉機。

結果,她的先生還是和往常一樣,一點也沒變,反倒是她改變了。

她說,祈祷和读经之後,讓她的心安定下來,心一安定,慈悲心和智慧心就像泉水一樣湧出來了。

她不再整天埋怨先生,也不怨嘆自己命運不好、遇人不淑;她全心全意撫養三個孩子,還教導孩子要同情爸爸的不知悔改、愚癡可憐。

因此,她的先生每次喝得醉醺醺回來,她跟孩子不再躲得遠遠的,也不吵架,他們噓寒問暖、發自心底的關心他。

漸漸的,她的先生回來也不好意思吵鬧了,家裡的氣氛也就慢慢改善了。

所以,修行就是徹底改變自己的習氣,
讓自己做一個有理性、有智慧的人。

改變自己面對環境的心態,那麼,再惡劣的環境都可以泰然處之;這樣不但可以讓自己身心安樂,也可以幫助身邊的人開發內在智慧,得到身心安樂。

No comments: